一、账款收不回来,生意难做的根源在哪里?
无论是做批发、承接工程、开公司接项目,很多人都有过类似遭遇:
-
发货之后,对方迟迟不付款;
-
口头承诺一次又一次,始终没有实际打款;
-
多次催款,对方态度强硬或“玩消失”;
-
一边苦撑现金流,一边账款却无着落。
这类“账款迟迟未付”的情况,已成为企业、个体工商户乃至自由职业者面临的最常见财务风险之一。
二、账款拖欠越久,风险越大
时间越久,诉讼时效越接近
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普通债权债务关系的诉讼时效为3年,超过时间后可能丧失胜诉权。
证据越拖越不完整
原始合同、转账凭证、聊天记录如果没有妥善保留,后续举证将非常困难。
对方可能转移资产
若长期不催促,对方可能已经变更公司主体、注销账户、名下资产转移,最终让债务“无法执行”。
所以,一旦发现账款超期,应当立刻启动追讨行动,而不是继续“等待”或“心软”。
三、账款迟迟未回收,应该怎么追?
第一步:再次确认合同及付款义务
-
是否签订了书面合同?
-
是否有付款节点明确规定?
-
是否已履行交货、服务义务?
通过复查合同条款,确保自己在主张权利时“有据可依”。
第二步:准备好完整的证据链
包括但不限于:
-
合同或合作协议;
-
发货单、验收单、项目交付证明;
-
微信/短信/邮件沟通记录;
-
发票、付款承诺函等。
这些材料是后续维权的核心支撑。
第三步:发送正式催款函
若多次催收无果,可委托律师发送催款函。内容包括:
-
欠款金额;
-
欠款依据;
-
付款期限;
-
若不履约将启动法律程序的提示。
催款函具备法律效力,可作为“已催告”的证据。
四、如果对方依然不还,可以选择起诉
起诉条件:
-
欠款金额清晰可算;
-
欠款关系明确、有合同证据;
-
被告信息可查到(身份证号、公司名称、地址等);
-
已尝试沟通、催收过程能提供证明。
起诉流程:
-
准备起诉状与相关证据;
-
向对方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交立案申请;
-
法院审查通过后立案;
-
进入审理阶段,包括调解、庭审、判决。
如胜诉后对方仍不履行,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
五、法院强制执行能做什么?
-
冻结银行账户;
-
查封车辆、房产、设备;
-
限制高消费;
-
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(即“老赖名单”)。
只要债权明确、证据充分,法院有权将对方财产依法查封或处置。
六、账款纠纷的法律注意事项
-
合同必须明确付款时间节点和违约条款;
-
所有支付和交付环节要留存证据;
-
坚决杜绝口头协议、微信转账无合同等“走流程”;
-
对于长期未结账款,及时咨询法律意见,避免诉讼时效被“等没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