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账款迟迟未收,企业主的困境究竟有多严重?
“说好的今天打款,可账户上还是没动静。”
李老板坐在办公室,反复刷新着手机上的银行账户余额。
他经营的建材公司去年底完成了一笔大订单,按期交货后,客户却一直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,迟迟不付款。
“客户欠款180万,这可是我三个月的货款收入啊!” 李老板无奈地说。
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最新数据:
-
全国企业应收账款逾期率达到32%,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;
-
中小企业账款回收周期从90天延长至120天;
-
建筑、制造、零售行业成为逾期账款重灾区,占比超过65%。
情景还原:
李老板拿起手机拨通客户电话:
“王经理,这笔尾款已经拖了三个月了,咱们能不能商量个还款计划?”
电话那头,王经理的语气有些疲惫:
“李老板,我不是不还,实在是账期紧张,再宽限几天,我一定打款。”
这种“再宽限几天”的承诺,李老板已经听了三个月。如果资金链断裂,他的企业可能难以为继。
二、2025年企业催收政策解读:合法催收路径,防止恶意拖欠
2025年,中国政府针对企业账款逾期问题,推出了一系列催收政策,为企业提供合法有效的催收路径。以下几项政策尤其关键:
1. 催收函合法化:从电话催收到书面催收,提升回款效率
-
政策背景:
-
过去,企业催收多以电话催收、微信催收为主,缺乏法律支撑,效果不佳。
-
2025年,政策明确规定:企业可通过律师函、催收函进行正式催收,并附上合同、发票、付款凭证等有效证据。
-
实战操作:
李老板联系律师事务所,出具了一份催收函,正式发给客户王经理。
-
电话对话:
-
“‘王经理,这是我们公司律师发出的催收函,请您尽快安排付款。’”
-
“‘哎呀李老板,别急,我确实不是不还,这几天资金紧张。’”
-
“‘王经理,这已经是第三封催收函了,再不付款,我们只能启动法律程序。’”
-
2. 账款追偿备忘录:合法化账款分期协议,锁定还款计划
-
政策背景:
-
针对逾期超过90天的账款,企业可与客户签订账款追偿备忘录,明确还款计划和违约责任,避免债务拖延。
-
备忘录一旦签署,具备法律效力,可作为法院起诉依据。
-
实战操作:
李老板与王经理签署了备忘录,约定分六个月偿还欠款,每月支付30万元。
-
“‘王经理,这份备忘录您签字后,咱们双方的还款责任就明确了。’”
-
“‘李老板,我确实周转不开,但我承诺按期还款。’”
3. 保理融资:快速回款,降低企业现金流风险
-
政策背景:
-
针对长期拖欠账款,2025年政策进一步明确保理融资合同的合法性。企业可将逾期账款转让给保理公司,实现快速回款。
-
保理公司负责催收,企业提前收回部分资金,降低现金流风险。
-
实战操作:
李老板将100万元逾期账款转让给保理公司,提前收回90万元资金。
-
“‘虽然少收了10万,但至少我手头的现金流恢复了。’”李老板说。
-
“‘客户欠款由保理公司来催收,我也省心不少。’”
三、催收策略:如何提高逾期账款回款率?
1. 第一步:友好催收(1-30天)
-
电话、短信提醒: 采用温和语气,避免对方反感。
-
示例:
-
“‘王经理,上个月的货款还没到账,是不是银行那边出了问题?’”
-
“‘李老板,不好意思,这两天资金周转不过来,下周一定打款。’”
-
2. 第二步:正式催收(30-90天)
-
发送书面催收函: 明确付款期限、违约责任,并附合同和付款凭证。
-
“‘王经理,根据合同约定,逾期款项已超过60天,请于10日内付款,否则我们将启动法律程序。’”
3. 第三步:律师催收(90天以上)
-
委托律师事务所出具律师函,正式启动法律追偿程序。
-
“‘王经理,根据备忘录约定,您未按期付款,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追偿。’”
四、预防逾期账款:企业必须建立的三大防控机制
-
客户信用审查:
-
签约前,检查客户信用记录,降低风险。
-
“‘当时我只顾着签单,没查客户的信用背景,结果账款一直拖欠。’李老板懊恼地说。”
-
-
合同条款优化:
-
明确付款期限、滞纳金比例、违约责任。
-
“‘之前合同没写清还款日期,客户就不断拖延。这次我一定要把条款写得清清楚楚。’”
-
-
账款提醒机制:
-
每月账款到期前15天发送提醒,避免客户遗忘。
-
“‘王经理,这个月的账期快到了,请尽快安排付款。’”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