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略网
财务管理与规划专家

催了半年账款没着落?国家新规、法院新动作,欠钱不还将无处可逃! 拖账不还成“老赖”?国家出手清理恶意欠款,法院执行提速,普通债权人也能追回欠款!

01. “欠钱的变成爷”?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体陷入讨债困境

“签了合同却迟迟不付款”“明明有钱却故意拖账期”“发律师函都没用”……这些不是极端案例,而是当下无数企业和个体户日常经营中面临的现实困境。

根据《2024年中国应收账款调查报告》显示:

  • 全国企业账款逾期比例达62%,创近十年新高;

  • 中小微企业是重灾区,占比高达74%

  • 逾期账期平均已超过3个月,部分行业(如建筑、装修、广告、劳务)超过6个月;

  • 仅有不到30%的债权人在合同规定期限内拿回全额应收款项。
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讨债难、诉讼慢、执行难成为债权人普遍面临的“三重围困”。


02. 国家密集出手整顿“欠账赖账”行为

针对应收账款积压、商账赖账等现象严重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,国家自2023年以来,连续出台多项政策、法规,并强化司法执行力。

🔍 政策信号一:国务院发文要求严厉打击恶意拖欠账款

2023年国务院印发《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整治方案》,明确:

  • 严查大型企业和政府单位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行为

  • 对无正当理由超过合同约定期限60天未支付的账款,将被纳入重点监管黑名单;

  • 加强地方政府监管职责,要求国企带头清偿,限期解决存量欠款。

这意味着,以往“拖着不还”的模糊灰区正在被逐步清理。


🔍 政策信号二:最高法院发布“加强执行”工作意见

2024年初,最高人民法院出台《关于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指出:

  • 优先执行涉及民营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的民商事债权纠纷;

  • 限制“拖延执行、规避执行、转移资产”的行为

  • 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判决的主体,依法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(“老赖名单”);

  • 推进全国法院执行信息共享,打通跨区域协同查控机制。

一句话:以前欠账可以“拖着耗着”,现在必须“快还硬还”。


03. 欠账不还的人将面临哪些法律后果?

不少债务人仍存幻想,认为“拖一拖就算了”,但如今在新法新规加持下,欠钱不还的后果日益严重:

❌ 被起诉并承担违约赔偿

  • 一旦进入诉讼程序,法院将支持合同约定的违约金、利息等费用;

  • 有的甚至加收逾期违约滞纳金。

❌ 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(俗称“老赖”)

  • 被限制乘高铁飞机、不能住星级酒店、不能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;

  • 信用卡、贷款被冻结或拒批;

  • 名下资产被查封、强制执行。

❌ 拒不履行将追究刑责

  • 根据《刑法》第313条:判决生效后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的,可能构成“拒不执行判决罪”,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。


04. 什么账款可以申请法律追讨?

很多债权人不知道,不一定签了合同才能起诉。依据民事诉讼法、合同法、民法典相关条款,下列情形都可以依法主张欠款:

可追讨的账款类型 是否支持起诉
合同签订但未付款 ✅ 支持
口头协议+转账凭证 ✅ 支持
微信聊天记录+打款截图 ✅ 支持
分期收款但中途断付 ✅ 支持
项目验收但未结尾款 ✅ 支持
合作终止但费用未结算 ✅ 支持

📌 核心:只要你能提供“履约+付款义务+对方违约”的证据链,就具备法律维权资格。


05. 法律追债的流程全攻略

如果你已经催款无果,不妨考虑通过法律路径维护权益。以下是一个清晰的步骤图解:

✅ 第一步:证据整理

  • 合同、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、发票、验收单等都应收集并分类整理。

✅ 第二步:发送律师函

  • 向对方发出正式律师函,限期付款,起到预警和震慑作用。

✅ 第三步:提起诉讼

  • 在对方公司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立案;

  • 支付诉讼费(可申请缓交),提交证据材料。

✅ 第四步:法院判决/调解

  • 多数欠款案件判决期为2~4个月;

  • 也可法院主持调解,快速达成协议。

✅ 第五步:申请强制执行

  • 对方拒不履行,法院将冻结其银行账户、查封财产、限制消费等。


06. 除了起诉,还有哪些手段能提升催收效率?

虽然法律是最后手段,但日常催收中,也有一些策略值得借鉴:

📌 合同条款要写得细、写得清

  • 明确付款节点、违约责任、延期利息计算方式;

  • 约定争议解决方式(比如仲裁优先,节省成本)。

📌 催收方式要合法、克制、记录留痕

  • 电话、短信、微信沟通时注意措辞,避免被反咬“骚扰”;

  • 所有通话、沟通过程建议录音或截图保留。

📌 如果对方企业经营异常,可申请“破产清算”或“强制注销”

  • 申请对方破产将形成法律压力,部分会因此主动清偿。


07. 政府、法院、平台多方联合,催收正在变“专业化”

为了让“欠款不还”的行为更难实现,各地政府正引入多维共治:

  • 征信挂钩:恶意拖欠记录将被上传至金融信用平台,影响其银行贷款资格;

  • 黑名单公示:各地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企业信用评级受损;

  • 限制招投标、出行、社保贷款等环节:对不守约企业实行综合约束;

  • 执行悬赏机制:鼓励知情人举报老赖财产线索,法院公开奖励执行。

“你欠的钱,未来可能连你孩子上学、配偶买房都可能受到牵连。”


再没有什么比“信誉”更值钱

在新时代营商环境下,诚信是最硬的通行证。

不管你是债权人,还是不小心成了欠款人,都应明白:

欠债不是罪,但赖账不还是法律的底线。

在政策越来越硬、司法越来越快的当下,债务问题不再能“拖过去”,而是要“处理掉”。

有账就要追,有理就要争,有底气就用法律捍卫。

Visited 173 times, 1 visit(s) today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财略网 » 催了半年账款没着落?国家新规、法院新动作,欠钱不还将无处可逃!
分享到